洪啟義八四回顧暨竹筆書法創作展

(本報訊) 洪啟義書法家、兩岸知名,素有「中華當代篆隸能手」之稱號。其墨蹟鐫刻於故國山川名勝,作品北京郵票總局發行郵票,應邀參加中法建交50週年「羅浮宮全球華人藝術特展」、作品作為舉辦大會紀念酒標籤,書法耀登世界舞台,榮獲金門第四屆文化獎(書法類),榮獲台北市書畫美術工會終身成就獎,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奉獻獎。

洪啟義恭書佛經四部,弘揚佛法,著作等身出版《銘浯齋隨筆》等22冊,捐獻作品160件予「福建華光藝術學院─郎靜山紀念館」及「母縣金門文化局」典藏。手書出版《正氣歌》、《前赤壁賦》暨書法教材…等。

洪啟義從事書法藝術四十餘年來,係以傳統書法為主,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洪啟義感嘆書法與繪畫不同,要創新誠非易事,千百年來,「楷書」已成為書法史上最後的一種字體,迄今尚未有大智慧者能創造出一種嶄新的字體。近世有人書法走新潮路線謂為創新,但至非騾非馬,難獲識者一笑,只是曇花一現,終被時代所淘汰。

洪啟義走的是傳統的路線,本中道的精神,認為要在體裁上求創新,要有自己的風格文學內涵詩詞聯語,才是真正的創新,而不是一味抄襲古人的文句。

綜觀洪啟義書法作品要皆磅礡大氣、內涵富有民族意識,大義奔放的無畏精神。獲大陸「傳記人物」雜誌、河南「書法導報」社、「香港商報」、台灣「中國美術」雜誌、「卓越雜誌」、「太平洋日報」、「金門日報」均有專文報導。

洪啟義晚年因緣際會其受姜培坤教授之啟發,轉進「竹筆書法」之領域,可謂是書法途徑的斜槓人生,進入到另一個境界。據洪啟義表示竹筆書法予人一種「萬馬奔騰之勢」、「筆力萬鈞之重」、「逸湍飛白之妙」、「渾融樸拙之趣」、「擲地鏗鏘有聲」。竹筆書法實有杜子美論書語「書貴瘦硬方通神」之旨趣,百看不厭,妙不可言,與毫筆書法之呈現大異其趣。

洪啟義更進一步說明竹筆是何人發明與年代已無可考,不過竹筆書法仍屬傳統書法藝術,應予發揚光大,不可令其消失於這個時代。而竹筆是用竹杆子一體成型製成的,是在其竹杆的一端製成細條纖維有兔毫、狼毫那麼纖細的纖維,工序非常費時,但外觀上與一般毛筆相同。竹筆具有高抗張強度,彈性好,但比兔毫、狼毫等天然纖維容易斷裂,其壽命也比毛筆略短,但書法線條瘦勁有力,飛白湍逸,拙趣橫生,非有相當功力,難以駕馭,竹筆書法的特色,要深入其境才能體會其奧妙。

洪啟義老師於2025年3月6日至3月19日舉辦「洪啟義八四回顧暨竹筆書法創作展」,地點在台北市八德四段321號1樓.5樓,江山如此多嬌藝術館展出,洪啟義誠摯邀請書法愛好者蒞臨參觀指導。

本次展出致贈賀詞的書晝家有:星桂冠獎創辦人林暉博士、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李沃源、中國書法協會理事長陳銘鏡、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連勝彥、台灣文聯台灣書法家協會沈榮槐會長、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歷屆當選人聯誼會會長丁錦泉、中華美術家協會理事長王海峰、台北巿中華書晝藝術學會理事長馮士彭、台灣女書法家協會理事長連瑞芬、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中心總會理事長林品陞、中華書法教育協會前會長林品陞、台南市向陽藝術學會理事長羅慧、翰友書會會長詹德源、蔣夢龍、余振明、陳克謙、葉傑生、蔡賢謀、林欽商、呂美都、吳彩光、蘇心彤,等20多位書晝名家。

Check Also

洋薊蔬菜皇解酒保肝? 生化生理機轉是什麼?

「洋薊」(Artichoke,法國百合,朝鮮薊,Cynara scolymus L.),三千多年前在歐洲,是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美味佳餚,多年來「洋薊」已是被西方醫學界廣泛的使用於肝臟及消化系統的保健和預防的保健食品;「洋薊」在歐美是一種廣為人知的藥食兩用的功能性蔬菜(世界衛生組織WHO 2009年已把「洋薊」列為28種精選藥用植物之一)。近來多項研究發現「洋薊」內的洋薊葉、根莖、花苞內含有大量的植化素,對人體可以提供較為全面的保健功效,且長期使用也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不良的副作用,故亦名「神奇的植物」(The Wonder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