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摘桃子」計畫升級 「繼承」「收割」政治遺產?

(鄒志中特稿) 為探討全球安全問題及台灣的角色,「哈利法克斯論壇」(Halifax 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2025年首次在台灣舉辦,標誌著該論壇跨出國際的重大步伐。此次論壇主題為「台北論壇:連結民主與安全」,吸引來自超過70個國家的政要、專家及學者參加,當「哈利法克斯論壇」落地台灣,台灣政壇的內部鬥爭也將再次升級,尤其當賴清德不斷試圖繼承蔡英文的政治遺產時,台灣的權力舞台顯得愈發撲朔迷離。有人戲稱,賴清德的操作簡直是「不要臉地摘桃子」,既想吃掉蔡英文留下的果實,又不想自己下田去栽培——這是誰也無法忽視的真相。

據了解,「哈利法克斯論壇」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全球安全問題的討論。每年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舉行的年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參加。此次在台北舉辦是其首次在北美以外地區舉行活動,顯示出對台灣的支持。賴清德在開幕式提出三點呼籲,強調台灣要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並希望深化與其他民主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共同抵制威權主義的擴張。賴清德強調,「和平」需要依靠「實力」,並提出要以更具體的行動增強台灣的防衛能力,但這種冠冕堂皇「抗中保台」的陳腔濫調,反而會激化中國以武力試探美國保衛台灣的決心,成為影響台海局勢穩定的重要因素,反而更不利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尤其是,美國川普政府希望在結束俄烏衝突的過程中獲得經濟回報,特別是要求烏克蘭割讓部分領土及其礦產資源。美國要求烏克蘭要將50%的礦產所有權拱手送給美國,做為美國在烏克蘭軍事支出(約3000億美元)的回報!隨著台灣民主化進程的推進,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立場其實並不堅定?美國威脅要向台灣半導體業課徵100﹪關稅,還揚言一旦台海衝突時,第一時間不是想要出兵與中共宣戰,反而是要立即發射飛彈摧毀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一旦美國完成將「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後,美國還會如嘴巴所言那樣好聽,「堅決」守護台灣?

賴清德送台積電,國人心痛如刀割!

千億投向異國城,晶圓高築美洲塵。
工廠座座新規劃,誰顧島上眾心聲?

執政歡送語輕輕,台人焦慮夜難寧。
安全承諾何方在?誰為未來立堅屏?

貿易風波未曾歇,棋局變幻暗潮烈。
半導體優還在否?技術流失誰能滅?

昔日榮光照四方,今日恐成舊時光。
商人有淚心中鎖,國家無策更悲傷。

此局難測路何行,莫讓根基散無蹤。
執政當思長遠計,慎防家業付西風。

蔡總統的「政治遺產」並非一場輕鬆的接班遊戲,她在任期間積極推動的政策,包括兩岸關係、台灣民主發展以及國際外交等,無一不具有深遠影響。賴清德一開始就動作頻頻,接班意圖表露無疑,說白就是想在蔡總統的政治地圖上畫上自己的名字。但問題來了,這可不是一個單純的「接班遊戲」。台灣政壇的「泛賴系」與「泛英系」的鬥爭,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是攸關台灣發展走向的國家大事。如今,「哈利法克斯論壇」首次在台灣舉辦,似乎給這場權力角逐的舞台又加添燃料。

有人調侃說,賴清德像極那種在旁觀望、伺機而動的「摘桃」大師,蔡英文過去八年的「政治成就」,對賴清德而言,無疑是一顆豐滿的果實,賴清德對於蔡英文「政治成果」的「繼承」,似乎並未付出與之匹配的努力。賴清德似像站在旁邊偷偷等著果實掉下來的那個人,打算輕而易舉地收割結果,卻又不太願意承擔那些艱苦的耕耘。像這樣的「摘桃子」計畫,讓台灣政壇的走向變得更加微妙。

賴清德妄圖「摘桃子」之時,「泛英系」的忠實支持者怎麼可能輕易放手?這群人在行政院、立法院、地方政治中皆佔有一席之地,實力雄厚,心中自然有數。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賴清德真能理解並延續蔡英文的政治理念嗎?還是會成為一台「政治收割機」,直接啃掉所有的成果,卻不在乎民主英烈們背後的耕耘和自由理念的堅持。

儘管賴清德表面上強調「團結與延續」,但這並不足以平撫「泛英系」內心的疑慮。畢竟,這些人都深知賴清德「政治遺產」的繼承計畫,恐怕只是另一場大規模的「收割行動」。據悉,民進黨內「泛賴系」與「泛英系」的內鬥,在賴清德上任後持續升溫,對黨內派系平衡和政治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賴清德上任後,為積極鞏固「泛賴系」的勢力,透過人事調整和政策推動削弱「泛英系」影響力,例如任命林佳龍(「正國會」)為外交部長,試圖整合「正國會」及其他的派系。「泛英系」雖然隨蔡英文卸任而失去部分資源,但仍在黨內保持一定實力,並展現反撲跡象,例如在中常委選舉中成功阻止賴清德完全掌控。

賴清德透過司法手段羈押鄭文燦(「泛英系」核心人物),關押柯文哲(民眾黨前主席)以及交保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正國會」)涉助理費、政治獻金案,則被視為針對「泛英系」的打擊行動。「泛英系」則試圖通過基層力量反制,例如吸納「正國會」的叛將,並強化自身團結。

賴清德在外交上偏向美國的「共和黨」,被批評是延續蔡英文「倚美謀獨」政策,但操作更具個人色彩,引發「泛英系」的不滿。「泛英系」利用媒體與黨內的資源,針對賴清德的行動進行牽制,例如洩漏其外交計劃以製造壓力。

賴清德則試圖建立「以賴為名」的新派系,但遭遇「泛英系」的頑強抵抗,使得民進黨內部分裂加劇,甚至可能影響「2026地方選舉」及「2028總統選舉」的布局。

民進黨派系鬥爭導致政策推動受阻,如外交和國安領域的消息洩漏事件,暴露出內部協調問題重重。「泛賴系」與「泛英系」的內鬥引發媒體的關注,並被外界解讀為民進黨執政不穩定的要素,還可能削弱國際社會對台灣政府的信任度。

賴清德可能繼續透過司法和人事手段削弱「泛英系」核心人物,如林佳龍、吳釗燮、陳其邁…等,藉以鞏固自身的地位。「泛英系」則可能加強基層組織的運作,並通過媒體和黨內程序牽制賴清德的擴張行動。

總體而言,「泛賴系」與「泛英系」的內鬥,不僅是民進黨派系競爭的延續,更反映出民進黨在權力重組過程中的深層矛盾,其結果將直接影響台灣政治格局及未來選舉的走向。

台灣的政治現實一向充滿戲劇性,此次「哈利法克斯論壇」的到來,似乎將這場「蔡賴之爭」推向另一個高潮。賴清德「收割行動」是否順利?還是會被「泛賴系」與「泛英系」之間的內鬥拖住腳步?他是否能夠在不斷「摘桃子」的過程中,樹立起屬於自己的政治品牌,還是最終只能成為「蔡英文」的影像重製版?這一切仍未可知。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在台灣未來的政治舞台上,無論外界怎麼解讀賴清德的「摘桃子」計畫,這將注定是場持久的權力爭逐大戲。

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汪志雄表示,台灣目前面臨的難題至少有七種問題,台灣現在沒人在乎是否去做正確的事情,也没人去思考對國家有益的決策,整個台灣彷佛是被下了符的「迷幻之島」,一步步走向自我的毀滅,像極了「為君無德,為官無品,為民無智」的末代亡國之象。台灣如果不勇敢面對問題,就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汪志雄教授指出,台灣面臨至少面臨下面的七個主要難題:

第一、國家認同曖昧:民進黨有點精神分裂,想獨立,又怕死;想嫁給美國,又沒條件;想做日本小三,又不夠漂亮;想賺人民幣,又嘴硬。只好關起門來,欺凌自己小孩出氣。因為打哥哥,旁邊憨儍的弟弟還會鼓掌叫好!?

第二、本土價值混淆:既要「獨立建國」,卻又不敢去找阻攔他們的老共及美國政府抗議。說起捍衛台灣主權的話時勇氣十足,但要叫他們去天安門拉布條,去 AIT 丟雞蛋,去總統府撒冥紙,卻膽小如鼠。既然貪生怕死,只好去羞辱一個死人的銅像,因爲潑漆、砍腳、斷頭只會易科罰金二仟元,法院還會再加送一幅「台獨英雄」的匾額。

第三、內部仇恨對立:台灣現在所謂的「轉型正義」,嘴巴上冠冕堂皇在講公義,內心深處卻充滿仇恨;表面說要「和解」,卻趕盡殺絕,要搞「大罷免」;說要忘記歷史傷痛,卻不斷挑起分化對立。他們的支持者最擅長的是網路的集體霸凌與謾罵,因為那些不願向歷史仇恨告別的掌權者,從來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害怕失去權利。

第四、經濟停滯不前:台灣現在的經濟有點外強中乾,表面的數據看起來肥吱吱的,可是投資的衰退,內需的減緩,再加上物價的高漲,讓感受最切身的庶民經濟,產生一種嚴重的失調與落差。政府想南向,沒市場;想西進,沒膽量;想叫外資和台商回來,沒本事。只好硬著頭皮搞前瞻、風電、太陽能,讓台灣的生態變成軌道、風車、光電板王國。主要是錢灑下去,多少還有油水可以撈?

第五、能源左支右絀:台灣現在的能源長期透支,想增加電量,又不聽專業;想天天吹冷氣,又不要便宜乾淨的核電;想開發綠能,又不願面對再生能源的侷限與不穩定性。只好多燒碳,叫人民慢性自殺。因爲誰會得肺癌,只能看每個人自己祖先的庇蔭與造化。

第六、外交疲軟無力:台灣現在的當權者有點自欺欺人,想要交朋友,又四處挑釁;想要出去跟別人玩,又不願遵守規則;想要跟人家對幹,又沒有本錢。只好有事没事到外面膨風,刷一下存在感,再回家討拍手。因爲支持他們的選民,再笨,再壞,再没出息,也要寵愛自己的小孩。所以只要哭喊一聲:「台灣人被欺負了!」就可以讓支持者悲情牌跟同情票,永遠詐取選票。

第七、財政金融危機:台灣現在的政府就像是一個坐擁金山的敗家子,花起錢來從不手軟,不論是養網軍、買軍購、簽風電、疫苗合同,都是凱子行徑,億來兆去,完全不把人民的辛苦錢當一回事。民進黨政府舉債年年創新高,截至2024年舉債已達 6.3 兆,國人平均每人扛債24.9萬。另一方面,台股總市值已占GDP比例高達264% ,扣除境外公司市值,台股恐是世界第一!金融危機一觸即發?但是賴政府主事者卻坐擁高薪,既無專業又無遠識,渾噩度日,不知禍之將近也。

一個國家,如果領導人沒有智慧,採用的官員們又庸奴阿諛,支持的羣衆理盲,那最後一定是讓所有的人民一起陪葬。「今日烏克蘭,明日換臺灣!」台灣人民若還要甘受受賴政府唬弄,那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綠色恐怖合法化」? 復辟戒嚴時期「白色恐怖」? 賴清德日前宣布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為因應大陸的威脅,台灣要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賴清德這頭腦不清的說法,不僅挑衅兩岸和平的現狀,還企圖製造「台海衝突」? 賴清德想開民主倒車,企圖大權獨攬,想要重回「戒嚴時代」,展現「綠色恐怖」的陽謀與威脅?

在台灣,「軍事審判」其實就是「白色恐怖」的代表。

在戒嚴時期,「軍事審判」不僅適用於現役軍人,就連退役軍人,一般民眾,只要獨裁者下令,都可進行「軍事審判」。

「軍事審判」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三件事:

一軍事審判長是由獨裁者個人指定,公然將政治介入司法,完全沒有司法的獨立性、公正性可言。

二「軍事審判」是採取「秘密審判」,即使像「美麗島大審」,也只是擺擺姿態而已。

三「軍事審判」剝奪人民的司法救濟權,而且刑責較重,死刑、無期徒刑或十數年有期徒刑,都是有可能的量刑結果。

其次,兩岸早已「三通」了!現在那來的「匪諜」?所以,民進黨政府是不是該先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是「中華民國」的「敵國」嗎?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真的是「中華民國」的「敵國」!?

是不是要「不准」「中華民國」的企業到「敵國」投資賺錢呢?

是不是要「不准」「中華民國」的人民前往敵國旅遊或是居住呢?

是不是要「不准」「中華民國」的貨物或郵件送到「敵國」呢?

是不是要「不准」「中華民國」的銀行兌換「敵國」的貨幣呢?

是不是要「不准」「中華民國」的人民辦理「敵國」的台胞證呢?

請問民進黨政府「敵國」到底在那呢?所以,若無法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敵國」,請問又如何確認「匪諜」的存在呢?

再請問民進黨政府是把「無知」當有趣嗎?請問民進黨政府可以「同意」臺灣企業前往「敵國」投資作生意賺錢嗎!?可以「同意」臺灣人民辦理「敵國」的台胞證嗎!?會「同意」臺灣的銀行自由兌換「敵國」的貨幣嗎!?若民進黨政府這些都同意!請問,臺灣又怎麽會有所謂「匪諜」的問題呢?民進黨政府這樣子「綠色恐怖」的思維,簡直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自相矛盾啊!

若「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是所謂的「敵國」!?民進黨政府怎麽可以同意臺灣的人民與其往來,2024年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貿易總額高達2929.71億美元,較2023年還增長9.4%,長期可以這樣交流密切嗎?

民進黨政府不是應要與「敵國」斷絕一切交流嗎?怎麼還可以同意「敵國」的企業到臺灣來投資呢?

若民進黨政府做不到斷絕一切往來,那「中華人民共和國」便不會是「中華民國」的「敵國」!!更是那來的「匪諜」!?

臺灣如果真的是個獨立的國家,為何民進黨執政這麼久了,為何臺灣人民身份証都是註明出生地還都是寫「台灣省」,而不是「台灣國」呢?

Check Also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學生 赴美國衛生研究院深化國際科研視野

(焦點時報/記者鄒志中報導)  為透過國際學術的交流,拓展國際的視野,提升對現代醫療科技的理解與應用能力,提升更多能夠與國際接軌的專業的醫藥技能;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大三學生王珮頤、蔡東桓、莊育瑄、薛鈺琇四人,2024年暑假參與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前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范揚政教授實驗室進行為期近兩個月的實習,勇敢挑戰自我,更是一場跨文化的成長之旅,收獲豐碩。